赋能生涯规划启航,凝心聚力共促成长 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德法课添新举
阅读:次
更新时间: 2025-03-18
摄影:
编辑:wangyan
为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,不断培养学生德法课5大核心素养,逐步实现“大思政小课堂”的既定目标,2025年春季新学期伊始,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从组织管理、制度建设、优化师资等方面转观念、强思路、添举措进行了优质高效的试点创新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祝玉峰教授提出教研教改的建议,给出教学设计的思路,亮出教学反馈的意见。孙文东主任专项点拨:德法课教学要抓住“知、情、意、行”四个环节,通过说事讲理、激趣怡情、锻炼意志、培根铸魂,促进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做事的智慧,上升为做人的品德。经过反复研讨,全体教研室教师厘清一个共识:德法课教师应该时时以学生的角度看身边的事,选生活中的素材,切实做到“由小到大”“由近及远”。德法课教师要时刻谨记“道德修养”“法治教育”这两个关键词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一以贯之。
3月11日,王静雯老师在F201讲授了德法课第一章《领悟人生真谛,把握人生方向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展示活动,分别从“如何看待自己”“职业生涯规划”“见贤思齐常进步”等角度,巧妙地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题融入课堂教学,以活力课堂为燃点,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。并邀请24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的陈美霖 ,以《把握时代机遇,共促经济新发展》进行话题分享,以个人成长经历来阐述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。
王静雯老师特意邀请优秀学生2023级艺术教育专业3班的刘蕾同学为所教授班级学生进行一场题为《规划当下,赋能未来——遇见更好的自己》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。刘蕾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,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之间的区别,让我们知道生涯规划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。大一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职业测评工具、参与社团活动、实习实践等多种方式,不断探索和挖掘自我,为规划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刘蕾同学说到专业是连接学生与未来职业的桥梁,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,更是梦想的起点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、就业前景、行业发展趋势等,帮助大一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职业规划相结合,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。同时,鼓励大一学生勇于尝试跨学科学习,拓宽视野,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增添更多可能性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室教育教学活动赢得良好开局,收获德法课教学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成果。”孙文东主任表示,下一步,思政教研室将大胆尝试思政课全学段教学一体化的“小微课堂”教学研究;同时,针对学校“大思政”文化的构建继续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
(图:王静雯/编辑:何雨灿/审核:孙文东)